客运查询网

  •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佳木斯同江市三江口生态旅游区

更新时间:2024-04-28

别名
同江三江口,三江口,同江市三江口生态旅游区
门票参考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适宜季节
秋季
建议游玩时间
2~3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
4A
湿地级别
国家湿地公园2016年(正式)
所在地/隶属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防巡逻路与三江口大街交叉路口北侧

基本介绍

三江口以"江汇于此、路始于此、海通于此"而闻名遐迩。黑龙江自西而东流来,水呈墨绿色,平缓而坦荡;松花江泥沙较多呈黄色,黄色的松花江与黑色的黑龙江汇合后的江水汹涌澎湃,水色分明,东流数十里不混,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自然奇观之一。三江口是历史上的著名古战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有多次战争发生,这国的赫哲、满汉军民曾多次在此痛击沙俄对中国的侵略,故有“古战场”之称。三江口又是“同三高速”的起点,经过同江市政府的独具匠心建设,已成为风景独特的旅游观光宝地。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现代文明构成了三江口景区独特的风景画卷。

景点景观

标志塔

32米高,其造型别致,寓意深刻。方锥形塔身,象征着黑龙江人团结一心,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塔身及"S"形曲线环组成了"T"、"S"图案,象征着同三公路南北大动脉的贯通;螺旋曲线和塔尖上的方向盘象征着全省经济和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

赫哲族博物馆

馆藏文物反映了中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人过去的文化、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现代成就。解放前,三江口就是赫哲人生活的地方。这里曾有两个较大的赫哲村,齐齐哈(现港务局附近)和莫雷洪阔(现会晤站附近)。居民基本处在原始生活状态中。齐齐哈意思是出嘎牙鱼的地方,莫雷洪阔意思是能放马的地方。“双色水”上游有八通岛,八通就是赫哲渔人的名字。参照赫哲人原始居住方式——撮罗子,经过艺术夸张处理而建造成的圆形、尖顶三层式博物馆,馆的外墙一周塑有反映当时赫哲人迁徙、征战、渔猎、宗教、艺术、生活六组大型浮雕。游人来这里能够亲耳聆听赫哲族导游姑娘娓娓讲述本民族的传奇史迹。博物馆的北侧已经被辟建成商业服务区。商服区内有商亭10座,生肖园、丁香园参与其中。商亭内经销有琳琅满目的俄罗斯旅游纪念品、赫哲族手工艺品、小食品、饮品、摄影用品、鲜味快餐等吸引着各地来宾。“买一把俄式小板斧,寓意带福还家,还挺适用的”。服务员微笑着介绍,游客欣慰的付钱买下,其乐融融,其味浓浓。十二尊生肖石刻分散而立,找到并能和自己所属的属相拍张照片,令人非常愉快。880株丁香郁郁葱葱。丁香灌木丛北侧江边岸上,约6米高的三江口景观碑——藏龙巨石,巍峨耸立。杨汝岱老先生的亲笔“三江口”三个大字刚毅有力,鲜红夺目,是合影留念的好地方。从景观石碑往东走,采用欧式风格建筑的抽水泵站、不锈钢钢板引水桥值得一看。再往前,是用阿拉伯风格建筑,双层穹顶,长80米的白色景观长廊,登高北望,能让你看到“双色水”滔滔向东流淌,江上游船、货轮、军舰、外轮往来繁忙,俄国就在对面。

三江口广场

广场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空中鸟瞰为椭圆扇型。原始次生林带和由不锈钢链条连接着的87根汉白玉高大雕刻石头桩环抱在周围。广场整体由环路和三级层面设计构成。第一阶层是6300平方米的绿茵草坪,半扇状形状的草坪池从小到大依次共15片,美丽又壮观。两个大池的中间位置是“同三”公路零公里碑。公路全长5300多公里,跨越九省一市,从黑龙江省同江市至海南省三亚市的贯穿祖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同三”公路,就是从这一点起步。来同江的观光游客都要来看零起点。第二层面由15节松树池,6座形态各异,能够激发游人想象力的艺术雕塑和1000多平方米花坛组成。盛开时节近个品种的鲜花错杂相生,争奇斗艳,散发着浓郁的馨香。第三层上面耸立着“同三”公路标志塔。塔高32米,通体洁白,由同和三字汉语拼音第一字母T和S抽象而成,气宇轩昂。塔的基座是200平方米的大水池,池中有12组4种花样构成的灯光程控喷泉。喷射过程中能变换出几十种水花图案,吸引游客驻足观看,拍照留念。三个层面由盏庭院灯相串联,灯的顶端的白色形反光板,远看如同一队展翅飞行的白鸥,正徘徊在广场上空。夜晚,华灯齐放,景色更是漂亮。环路的外边缘挺立着株高大的杨树——银中杨,手掌般大小的树叶,正面显绿色,背面呈白色,迎风招展,飒飒作响。成群的和平鸽在天空自由飞翔,给一个哨音,立刻就会有数不清的鸽子落到游客身旁,漫步观望,等待拾粮。

交通指南

公交

15路、19路等均可到达。

气候条件

三江口处在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气温回升,风大易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2.9℃,最佳出游时间在秋季。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2022007364号-5 keyunchaxun.com 客运查询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