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查询网

  •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上海动物园

更新时间:2024-04-28

上海动物园
别名
西郊公园
官方网站
点击查看
门票参考
40元
开放时间
08:00~17:00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3~5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
4A
所在地/隶属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2381号

基本介绍

上海动物园,原名西郊公园,园内种植树木近600种、10万余株,特别有10万平方米清新开阔的草坪,基本保持着50年前高尔夫球场地形,园内的每一处绿化造景都与动物的生态环境相结合。尤其是在天鹅湖,湖区内外芦苇丛丛,绿树成荫,成群的鹈鹕、大雁等时常列队在蓝天盘旋,姿态优美而刚健。上海动物园以建成城市生态动物园为目标,逐步改造和新建视觉无障碍的生态化动物展区,使游客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尽情欣赏野趣之美。自开园至今,从初期单纯的参观游览场所到现在具有娱乐休闲、动物知识普及、科学技术研究及野生动物保护的四大职能兼具的综合性公园,上海动物园共计已接待近一亿六千万游客。优美的园林景观、精彩的野生动物世界、生态化的野生动物展区、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上海动物园将会给游客留下美好的回忆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景点景观

科教馆

位于大门西侧。原为砖木结构的百花厅,1992年9月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层环形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该馆由上海市民用设计院设计,上海市园林工程公司施工。马赛克墙面为白绿两色相间,南面墙上有一幅绿色大树图案,以示保护生态的主题。正面墙上嵌有谈家祯题写的“科学教育馆”五个金色大字。

九曲长廊

位于科教馆以西,原为1954年建的竹结构五曲长廊,1972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九曲长廊。廊平顶,北面廊墙置漏窗,南面为廊柱,总长70余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廊前保留原高尔夫球场一块略有起伏的草坪,1966年于草坪上建混凝土“草原英雄小姐妹”雕塑一座,底座高1.1米,像高3.5米,占地20余平方米。草坪间栽有高大成荫的雪松、龙柏、悬铃木、香樟、枸骨等大树和花灌木,大树下设石桌、石凳或木椅。廊后错落有致地散点山石,小溪蜿蜒其间,旁植腊梅、桂花、石榴、南天竹、紫薇、郁李、黄金条等花灌木。

节尾狐猴园

位于猴山北面,通过仿真塑山与猴山相连。园内种植草皮和各种灌木,供节尾狐猴嬉戏。游客既可以站在节尾狐猴园一条空中廊道俯视观赏动物打闹,也可在动物园主干道边通过约一米高的钢化玻璃无障碍地平视参观狐猴的活动。

猛兽生态园

2001年元旦前建成开放的无视线障碍的狮虎豹生态展区。猛兽生态园面积700㎡,由拆除部分旧豹舍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条件,从人·动物·自然的生态关系出发,依据展出动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将整个园子依次分隔成三个不同的小生态园,分别饲养展出孟加拉虎、美洲虎和豹。设计者在生态园内堆土造地形,选择一些胸径0.4~0.5米的香樟、悬铃木等大树支托环境。针对不同动物的习性,配置小乔木和花灌木,并自然组群种植,在草地上布置枯树段,以满足猛兽的捕食、磨爪的要求,也可避免猛兽对大树的损坏。另外还大量运用藤本植物如爬山虎、西番莲、南蛇藤、鸡血藤、紫藤等绿化。生态园外围的参观面安装了大面积的钢化玻璃,游客参观时基本没有视觉障碍,提高观赏效果,有了一种可与动物亲近的感觉。

松鼠猴生态园

松鼠猴生态园是一座观赏视觉无障碍的生态化展区,于2000年国庆节落成。该园总面积1000平方米,其中室外活动场700平方米。园内用落叶乔木合欢为骨架树种,符合松鼠猴生活在热带原始森林的习性。在背景树种上选择了珊瑚和女贞这两种常绿树种,以及刺梨、火棘等植物为松鼠猴提供可食用的果实。在整个松鼠猴生态园的设计中,始终遵循“生态”二字,把人、动物、自然三者有机地结合,创造一种人和动物在自然中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

两栖动物生态园

室内面积3180平方米,部分为二层建筑,室外面积200平方米,于1994年建成开放。本馆主要由序言厅、水族厅、两栖动物厅、蜥蜴厅、无毒蛇厅、毒蛇厅和生态厅七部分组成。水族厅展出海洋珊瑚鱼类、热带观赏鱼类和淡水经济鱼类,包括中国特产的保护鱼类中华鲟、胭脂鱼,以及蠵龟、玳瑁、海龟等大型海产爬行动物。两栖厅有中国特产的大鲵(娃娃鱼)、树蛙,以及古时用于检测妇女怀孕与否的滑爪蟾等。蜥蜴厅内的6米巨蟒、“五爪金龙”——巨蜥、陆龟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蛇类厅也有网纹蟒、各种有毒和无毒蛇。

生态厅模拟亚热带动物生态环境,种植了几十种热带植物。游客可以俯视饲养在其中的中国特产扬子鳄、长3米多的湾鳄、超过10公斤的马来西亚巨龟和中国较大的、体重达140公斤的鼋。

黑猩猩生态园

猩猩馆建于1977年,总建筑面积850平方米,共有6个室内展厅组合成二幢相连的建筑,主要饲养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等类人猿。类人猿展览厅宽敞,每个室内展厅有43平方米,南向与东向都有长窗采光,通风良好,室内展厅局部为三层。室内展厅有4间,合用二个敞开式室外活动场。室外活动场成园形半岛式,三面环水,游人在抬高后地坪上观察动物的日常活动。每到天气晴朗的时候,黑猩猩便跑到室外活动场戏耍、打闹。黑猩猩是地球上除人类外智慧高的动物,动物园为黑猩猩提供了一些玩具,在丰富它们的日常活动之余,也增添了游客的乐趣。1991年又建筑了大猩猩馆,建筑面积共515平方米,有二间室内展厅和2个室外活动场。

亚洲象生态园

上海动物园饲养有国内动物园少有的三代同堂的亚洲象家族。象展区包括象宫和象室外活动场两部分。象宫建成于1955年,是上海动物园第一幢永久性的动物馆舍,总建筑面积1550平方米,主要包括500平方米室内活动场、620平方米参观厅和100余平方米的4个门厅。室内活动场的东、西、南三面都是宽9米的参观厅,参观厅进出口的门厅东、西各有一个,南面分左右二个,南面二门厅间外有紫藤棚架相连。整个建筑的门窗都用杉木拼雕成具有民族风格的图形装饰。象室外活动场设在象房建筑的东北面,占地4000平方米,内设240平方米的浴池和大遮阴棚架,四周用干沟与游人隔离。活动场地坪主要为略有起伏的泥地,并栽有树木,更适宜象泥浴、运动等活动。上海动物园的亚洲象一直是小朋友们的喜爱的动物之一。

长颈鹿馆

上海动物园长颈鹿馆始建于1965年,至今总建筑面积712平方米,分为东西两个独立的笼舍。每个笼舍都有单独的小间,以备有小崽出生时用。由于长颈鹿身高腿长,为了满足它们基本活动的需要,室外活动场面积达2180平方米,场内种植草地和大树。由于围栏网高度1.20米,游人参观时视线不受阻挡,可直接观察长颈鹿的一举一动。

食草动物生态园

又称生态羊苑,位于长颈鹿馆的东面,占地6000多平方米,于2003年3月建成。该生态园模拟热带食草动物原生环境,以视觉无障碍的方式展示动物。游客在参观完高大硕壮的长颈鹿后,沿蜿蜒的仿石小道信步而上架空的木栈道。凭栏眺望,羚羊在起伏的草地上欢奔,驼羊在枯池边散步,斑马掩映在灌木丛中。游客仿佛置身于非洲动物世界中,与动物亲密接触。

食草动物区

建成于1959年,在海兽池前主干道两侧,其中主干道西侧的鹿苑于1993年改扩建为鹿科展区和牛科展区。鹿科展区又分大鹿科和小鹿科两个小区。大鹿科区笼舍采用前台结合后台形式,前台展出区分7个展区,每一展区面积400-700平方米,区内布置树木、山石、流水、遮阴棚、食槽,两展区间有300-500平方米的绿化隔离带,每一展区后有两间兽舍作为后院。前台控制展出头数和种数,多数饲养于后院,轮流在前台展出,避免因展出头数太多而破坏环境。展区与游人用干沟和矮墙隔离。小鹿科区4间笼舍有保温设施,饲养南方的种类。牛科展区有7间笼舍室内,每处室外活动场有700平方米左右,内植树木、草地,也用矮墙、干沟与游人隔离,没有过多栅栏对观赏效果的影响。在食草动物区有二座用真石叠起、高2—5米的假山,适合栖息于石山环境的羚牛。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3月-10月:8:00--17:00

11月-2月:8:00--16:30

门票价格

成人票:40元

儿童票:20元

老人票:36元

交通指南

公交线路:

公交线路:57路、91路、519路、709路、721路、739路、748路(71路支线3)、807路、809路、911路、941路、1207路、196路(原莘北专线)、865路(原徐梅线)、虹桥枢纽1路(上海南站北广场)、新泾1路、新泾1路区间。到上海动物园站下,步行约3分钟可达。

地铁:

地铁10号线,到上海动物园站下,从1号、2号口出,即可购票入园。

历史沿革

1900年,驻沪英国一侨民在现动物园的范围内,开设了“裕泰马房”,占地1.3公顷(20余亩)。

1914年,太古洋行、汇丰银行等8家英商购下“裕泰马房”,于1916年改建成为“高尔夫球场俱乐部”。

1953年,外交部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处关于收回高尔夫球场的报告。

1954年,为纪念上海解放五周年,定名“西郊公园”,

1955年,动物展区正式对外开放。展出大象、虎、熊、猴、鹿等动物31种46只,展出面积4公顷。公园总面积为43公顷(645亩),门票5分/人。

1958年,新建了狮虎房、犬科笼、熊山、猴山、鸣禽和猛禽笼等,动物展区扩展到全园。

1959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建园5周年,开挖了天鹅湖、建成了狮虎山、熊猫岭、鹿苑和百花厅。公园面积扩大到70公顷(1055亩),初步形成了大型综合动物园的面貌。

1964年,复兴公园、中山公园附设动物园并入西郊公园。正式成立动物医院。华南虎、金丝猴、黑叶猴繁殖成功。

1970年,组织科技、饲养人员去云南、四川等地进行野外考察和种类收集。

1971年,从云南省西双版纳获一头幼年(7岁)野生母象“版纳”。

1976年,公园大门完成改建,新建的长颈鹿馆、斑马房、袋鼠房、鸣禽馆和猩猩馆,建设了独立的动物繁殖场。

1980年,上海西郊公园正式改名为上海动物园。

1982年,两批饲养技术人员赴西藏进行野外考察,收集到羚牛、红斑羚、红腹角雉等动物。

1984年,举办大型座谈会、园史展览,纪念建园三十周年。

1986年,英国皇家鹿苑赠送两只麋鹿(四不像)给动物园;“珍稀野生动物寄生虫的调查和防治研究”获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灵长动物二馆竣工开放。

1993年,“动物园之友”联谊会召开,40多家媒体及有关单位参加。

1994年,灵长馆、大猩猩馆、两栖爬行馆、科教馆等对外开放。

1995年,上海和重庆动物园合作繁殖大熊猫所产的第一头属于上海的幼仔抵达上海。

2001年,日本三和化学研究所赠送20只黑猩猩抵园。

2003年,大熊猫“乐乐”(雄)和北京动物园的“丫丫”(雌)赴美国孟菲斯动物园进行为期十年的合作研究。

2009年,“塞舌尔政府向上海世博会捐赠亚达伯拉象龟仪式”在上海动物园两栖爬行馆举行。

2010年1月8日,四川雅安来沪的十只可爱的世博大熊猫宝宝抵达上海动物园。

2012年,圭亚那引进的二趾树懒正式对外展出。

2019年,上海动物园举办的“蝶舞申城迎国庆”第七届蝴蝶展展览期间,将陆续放飞约30种8万只蝴蝶。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2022007364号-5 keyunchaxun.com 客运查询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