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查询网

  •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晴川阁

更新时间:2024-04-24

晴川阁
别名
晴川楼
门票参考
免费
开放时间
09:00~16:30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1~2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
3A
所在地/隶属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洗马长街86号

基本介绍

晴川阁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蛇山黄鹤楼隔江相望,是武汉地区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号称“楚国晴川第一楼”,为“楚四名楼”之一,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到二十八年(公元1547年—1549年),为汉阳太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因与对岸黄鹤楼隔江对峙,相映生辉,被称为“三楚胜境”。晴川阁的历史虽然没有黄鹤楼、岳阳楼那样悠久,但由于其所居独特的地理环境、独具一格的优美造型以及诸多文人名士的赞咏,使它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总体上晴川阁的装修构件以木石为主,公在门窗上采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属部件。至于彩绘雕饰,则是聘请民间的木雕匠师采用传统技艺绘制。现阁系按清光绪年间式样于1985年重建,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其底层面阔5间,进深4间;顶层面阔3间,进深2间。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重檐歇山顶黑筒瓦屋面,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晴川阁构,门窗栏杆为木质,朱漆彩绘。屋面四角向外伸出,深出檐,高起翘。正面牌楼悬挂"晴川阁"金字巨匾。其北侧为"园中园",园中青草如茵,竹木葱茏,瘦石嶙峋,幽静雅致。复建后的晴川阁,以南方建筑风格为主,融合南北建筑风格之长,使楼阁的雄奇、行宫的古朴、园林的秀美浑为一体,成为武汉市著名的文物旅游景观。

景点景观

禹稷行宫

禹稷行宫并立于晴川阁西南侧,原名禹王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也曾数度毁坏。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占地350平方米。其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带墀头布瓦屋顶,屋脊微呈凹形曲线。中轴线两侧卷棚吊顶廊庑与宫室连通,形成长方形天井。

铁门关

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魏相争,设关于此。”从三国时期到唐初的数百年间,这里一直是武汉重要的军事要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汉阳建砖城后,铁门关军事作用日渐削弱,成为文化、经贸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明代末年,铁门关被毁,仅剩土基墙座,清初在残存的土基上建关帝庙,民国初年因战乱,铁门关遗迹连同庙宇一起成为废墟。如今的铁门关于1990年12月复建,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通高为26米,关体墙面由红沙石砌成,城墙内部结构为钢筋水泥,关上城楼翘戗飞檐,翼角升腾,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禹碑亭

禹稷行宫西侧院落外建有一座六角攒尖顶禹碑亭,亭内立有毛会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刻禹碑残片及摹刻的毛会建禹碑石刻。

朝宗亭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于此。《尚书·禹贡》中有大禹治水“江汉朝宗于海”的说法。

楚波亭

始建于明代,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现亭重建于1986年,为平面呈扇形的暖亭。

荆楚雄风碑

此碑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为荆南观察使李拔所书。碑文意为赞扬荆楚民众与洪灾水患顽强拼搏的精神。

交通指南

1、市内乘坐公交30路、45路、108路、248路、531路、532路、535路、553路、559路、561路、648路、711路、803路到滨江大道晴川阁站下可到。

2、乘坐10路、10路通宵线、61路、401路、402路、411路、413路、584路、电1路、电车4路到长江大桥汉阳桥头站下可到。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2022007364号-5 keyunchaxun.com 客运查询网 网站地图